1.【解析】B。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工程中动力因素辩证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A、C两项正确。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一致性,D项正确。 2.【解析】B。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既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首次提出。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3.【解析】A。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进步的历史过程,即表现为工业化和城镇化两个特征。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撑,城镇化则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所以说,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形态,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和重要条件。 4.【解析】A。《专利法》第6条第1款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因此A项正确。 5.【解析】B。“孝”、“悌”、“慈”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家庭伦理道德,因此A、C两项错误。“齐”指“齐家”,即治家,出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出的人生理想;“圣”出自“内圣外王”,指对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是儒家所宣扬的理想的个人道德境界,因此D项错误。只有B项完全符合题意。 6.【解析】B。《“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因此B项正确。 7.【解析】C。A项中,“狭缢”应为“狭隘”。B项中,“会唔”应为“会晤”。D项中“原气大伤”应为“元气大伤”。 8.【解析】D。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预先做好准备,以避免或减小通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害。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率(指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速度)的心理预期,因此D项正确。 9.【解析】D。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制的总体特征包括: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且任职实行任期制;国家权力主要由民选的国家元首、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立法机关来行使,因此D项正确。 10.【解析】B。《宪法》第103条第3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因此只有B项符合题意。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