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博教育整理提供2015年6月27日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6月27日上午面试题
1、有人说:不学是一种无知,也有人说博学是一种无知,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题目中的两种观点,实质都是对“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具体看法,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因而得出不同的结论,都具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指导我们的学习。
首先,具体分析“不学是一种无知”观点。这个观点比较直接,它认为不学习,必然导致我们对起码的知识和技能都无法掌握,而且不树立学习意识,不养成终身学习的观念,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表明持这种观点的人对我们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出发点理解的较为深刻。但是,这种观点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有时无选择地学习,没有目标地学习,不加取舍的学习,这也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因此,我们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又要明确自己学什么的标准。
其次,具体分析“博学是一种无知”观点。表面看这个观点有违常识,博学应该是一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标志啊,正如人们常说的博学多识。但我认为这个观点的本意是,如果没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没有聚焦意识,五花八门地学了许多,但确实“样样通、样样松”,没有相应的质量,那么这种“博学”也是不可取的,也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同样,这个观点的理解也要求我们有辩证观点,否则不加分析地以为多涉猎、多了解不好,就固步自封,只掌握本专业或本领域的知识,对其他领域的常识一问三不知,这也不可取。因此,我们要在专与精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学习,多方启迪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眼界,做到博而专、广而精。
最后,这两种点对启发我们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正如刚才的分析,我们应该从工作需要及个人兴趣出发,养成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力,明确学什么和不学什么,并在专、精的基础上做多博、广,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以适应工作学习的需要,为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职业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2、习近平主席说: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伪命题,权大还是法大是一个真命题,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习主席的这句话起码表明了两个观点:中国共产党也要在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前提下开展工作,因此谈论“党大还是法大”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同样,在我们国家,任何权力必须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因此准确把握“法大于权”,而不要误以为“权大于法”,这是一个真命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比较“法大”还是“党大”本身就是荒谬的。法律最深刻质的实质就是: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们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国家。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现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意志,维护的也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我们的党是全体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也是人民意志的代表。因此,比较“法大”还是“党大”本身就是荒谬的。而且,我们党的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在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工作。这表明:我们党虽然处于执政地位,但丝毫没有任何法律上的特权。这要求我们各级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不但要明确自己的政治属性,同时也要明确在遵纪守法上,我们对自己只能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来严格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先行者和拥护者。
其次,比较“权大还是法大”具有现实意义。在我们国家,所有的人的权力从本质而言都是人民授予的,但都是经过法定程序的,不经法定程序得到的权力,是没有法律效应的,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古代有“君权天授”的说法,就是指权力的来源及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在我们国家,一切权利都是由代表人民意志的法律,按照规定程序授予的,因此必然是法大于权。广大的国家公务人员在行使法律授予的权力的时候,必须依法依规行使,否则就会失去行使的资格。对此我们国家不但大力在“打虎”、“灭蚊”上保持高压态势,更从制度层面完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在制度和实际操作中,使权力的运行得到规范和制约,这个“制度”就包括“法律”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党大还是法大?权大还是法大?对这两个问题,无论是国家公务人员,还是准备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的年轻人,都要好好地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更要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不断规范自己行为,使自己在依法依规的框架内正确行使权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把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责任履行好。
2015年6月27日下午面试题
1、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但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要跑调?
参考答案:做人要低调,可以理解为为不张扬,比较谦和、内敛,也可以理解为工作中比较关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考虑个人得失比较少。同时,要避免另一种误区,一味地强调共性、集体,而对个体正常的个性与棱角排斥。
做事要高调,从积极角度理解是一种积极进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比较注重效率效果;从消极层面理解是一种好大喜功、务虚不务实的工作作风。
要准确理解“做人、做事不跑调”,关键要弄清楚“调”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主调”或“主旋律”,“不跑调”就是要求我们在价值取向上,不但关注自我,也应该看自己的追求是否与国家、社会及时代的需求合拍。这一点对公务人员尤其重要。
2、“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核心就是要让司法人员独立审判的权利得到保障,并要求司法人员对自己的司法执法行为承担责任。本质上就要司法人员的权利与责任必须对等。
“让审理者裁判”,强调的是司法工作人员独立、不受干扰地开展工作的权利应该得到保障,这不仅是理论、制度层面,更包括实际操作层面。
“让裁判者负责”,强调的是司法工作人员要对自己司法行为的质量、后果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相关专题:
公务员面试 公务员面试技巧 公务员面试试题 公务员面试真题 公务员面试热点
公务员面试着装 公务员面试介绍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无领导小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