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考生和家长,考试过后务必注意……
今年的高考和中考已经结束
首先恭喜各位学子
无论结果如何
你们都勇敢地踏上了
属于自己的追梦旅程
然而,关注中、高考的
可不只有考生及家长
还有蠢蠢欲动、圈套多多的骗子
每年的这个时段
都是各类涉考涉招诈骗的高发期
“提前查分” “收费补录” “虚假补助金”
等各式骗法轮番上演
温馨提示
各位考生家长,收到可疑电话或链接,千万不要轻信或点击,最好直接联系老师咨询或拨打110报警,不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以下这四类
高考电信网络骗局
各位考生和家长请一定要注意!
1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提
醒: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
2
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APP等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
提醒:填报志愿可在网上寻找参考资料帮助,但对于收费的指导一定要提高警惕,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勿让骗子趁虚而入。
3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
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4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骗局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提醒:
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为此,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除了以上“四类骗局”之外
还有这些骗局需要注意防范
以特殊类型招生为幌子行骗
近年来,军队保卫部门与地方公安机关连续破获多起假冒军队院校招生诈骗案件。骗子利用特殊类型政策,声称可以搞到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然后拿假资格证书蒙骗考生家长。一些考生家长心存侥幸,希望花钱托人找关系上军校,结果造成“财学两空”。
【提醒】
军校招生没有计划外名额,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这一环节。
有关军队院校招生的详细信息,可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查询。具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高校均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布了特殊类型招生章程,获得资格的考生均在该网站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具备录取资格。办理出国留学诈骗
家长准备让子女出国留学,为了不通过留学机构交付高额中介费,委托低价中介帮忙申请国外大学,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支付其劳务费后,找不到对方,发现被骗。
【提醒】
提醒考生、家长,如果选择个人申请出国留学,要和国外大学实时保持联系;如果选择留学机构,要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留学中介
,在缴纳中介费用时一定要谨慎,看清合同,不要被机构所谓的优惠折扣"冲昏头脑"。混淆成人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
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家长花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提醒】
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考生和家长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
,避免上当受骗。刷单兼职诈骗
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会选择在暑期兼职勤工俭学。“网上刷单”号称“足不出户就能赚大钱”,往往能吸引到不少学生。
【提醒】
“刷单兼职”是违法行为,诈骗分子一开始往往给一些报酬,待事主深信不疑后,诱骗其不断刷单,不再返还本金和报酬。
对于各类骗术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保持警惕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避免上当受骗!
最后,祝各位考生如愿报考志愿
供稿:运营管理部
审核:杜娟